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传教士被绑架,引起了列强的抗议,北京政府自然是诚惶诚恐。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在保定发出命令,任驻扎河南的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为豫省剿匪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河南省内各军,围剿老洋人。
靳云鹗在北洋军队中是一名比较厉害的战将。11月14日,他指挥所部在汝南县境内,与老洋人杆激战6小时之久,迫使匪众经上蔡县向西南退却。这时,新任河南督军张福来派其嫡系陆军第二十四师一部,自开封南下,进至西华县夹击。吴佩孚的嫡系陆军第三师的一个团也从洛阳南下豫鄂边境,设防堵截。湖北督军萧耀南则派出湖北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潘守蒸率两营兵力,沿京汉线北上,至信阳长台关一带助剿。
靳云鹗自信剿灭老洋人股匪指日可待,便以剿匪总司令名义通告各军,悬赏缉拿老洋人,生擒者赏现大洋1万元,击毙者赏7000元,能救出外国人的,奖赏从优,加官晋级。
老洋人见己陷入四面重围,形势十分危急,便召集各杆首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化整为零,分散官军力量,打破其合围全歼的计划。他将匪众分为三股。第一股由李鸣胜率领,窜向豫东南大别山区,进入光山、固始等县。
第二股由他和丁保成率领,向西钻入泌阳县境山区中的母猪峡。第三股由张得胜带领,往南进入桐柏山区。这兵分三路的动作,不仅迫使官军分散了兵力,向四下里追击而去,而且彻底打乱了他们原来的部署。到11月底,老洋人、张得胜两大股在官军重新调遣、部署的缝隙间,竟返回豫西会合,活动于鲁山、宝丰、郏县一带,并打出“河南自治军”的旗号,以老洋人为总司令。
12月下旬,靳云鹗亲自率领第十四师官兵,在飞机、大炮、骑兵、工兵的配合下,进驻老洋人控制的几县地盘。杆匪们经过前一个多月的转战,枪械损失很多,子弹也极匮乏;而且因作战死亡、沿途分兵等原因,人数也减少到3000左右,实力大减。但在他们的票房中,外国肉票已经达到7人。这是他们对付官兵的特殊武器——既可用来充作战场上的挡箭牌,也可用“撕票”来威胁官军不得过分追逼。官军所担心的也确在于此,所以靳云鹗在铁桶合围之后,除以飞机示威之外,并不急于发起总攻,而是派人前往招安。
经过几天往返磋商,官、匪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老洋人释放所有洋票,匪部改编为正式官军两个游击支队,共12个营,由老洋人、张得胜分任支队长,仍驻宝丰、郏县一带。靳云鹗还举行了接见仪式,并宴请两个支队营长以上的军官。
席间,他以关圣爷、岳武穆为例,希望大家忠心报国,并建议每个人姓名的中间一字改为“国”字。靳云鹗当场兴致勃勃地为两个支队长改名,张庆(老洋人)改为张国信,张得胜改为张国威。
靳云鹗任务完成后,便返回防区鸡公山,再也不管什么游击支队了。老洋人以担负剿匪为名,收缴附近各县团防的枪械,吸收其中的人员,借以扩大力量;同时向上催要军饷。靳云鹗答复要他们“就地筹饷”,老洋人便堂而皇之地向当地官府和地主士绅派粮派款。部下有时见猎心喜,往往于夜间外出重操旧业,得手后即悄然返回营房。
无论是派粮派款,还是偷鸡摸狗,首当其冲的都是大户人家。这些人往往与县里、省里、洛阳城里的官吏有些关系,他们便联名上书吴佩孚,恳求让老洋人移防。吴佩孚考虑让老洋人离开豫西老巢,可防止他复叛,便令该部“赴豫东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