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肇论已闻命矣,又一居士力诋清凉者,何如?”
予谓:“彼居士惟崇枣柏之论,其诋清凉者,言不当以信解行证分裂全经,大失经旨。不思经开信住行向地等,其分裂也抑又甚矣。然则佛亦非欤?夫行布圆融①,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必去行布,则圆融何物?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则先后同归,首尾一贯,无缝无罅,何处觅其分裂也?况论有论体,疏有疏体。发明大意,莫尚乎论。委曲发明,穷深极微,疏钞之功不可思议。二大士者,皆羽翼华严之贤圣,不可得而轩轾者也。”
予尝有书达居士,居士不答,未知其允否,因记之。
【注释】
①行布圆融:华严宗判立由菩萨进趣佛果之阶位为二门:(一)初后相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称圆融门。(二)初后次第。《华严经》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位,凡夫可由此顺序渐进至佛果位,称为行布门。
【译文】
有人问:“有关《肇论》的事已领教了,又有一位居士极力斥责清凉大师,你认为怎么样?”
我为他剖析道:“那位居士只崇尚枣柏大士李通玄所著的《华严经合论》,他对清凉大师的斥责,是指清凉大师不应当以信、解、行、证分裂全经,认为这样会大失经旨。可是他没有想到《华严经》中本来开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这其中的分裂不是更严重吗?难道佛也不对了?其实行布与圆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倘若除去行布,则圆融成了什么?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则先后同归,首尾一贯,无缝无罅,哪里去找它们的分裂呢?何况论有论的体裁,疏有疏的体裁。发明大意,固然没有超过论的。然而委曲发明,穷深极微,疏钞之功不可思议。清凉大师与李通玄长者,都是辅佐华严的贤圣,不应该在他们二人之间强分轩轾。”
我曾有书信寄与居士,居士不答复,不知他对我的解释是否信服,因而把它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