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宫十六朝演义 > 章节目录

第五十五回 褥姮娥方道士求雨 剿鞑靼王满奴朝天(1)

却说纪太后见何夫人等求示辨别尚书夫人的缘故,纪太后不觉微笑道:
“这个没甚奇异的,因方才冒充的尚书夫人,哀家见她举止轻佻,不像个诰命夫人。况谢尚书是个正人君子,家庭中规模一定很好,断不会有这样的正室夫人,所以哀家就揣测她一下,恰好猜个正着。致第二次猜她还不是正室夫人,是照情理上体会出来的,譬如他第一次令姬妾为冒替,就可以晓得他正夫人必不甚出客,是恐怕被人见笑,便饰了出客的来代充。怎奈第二次进宫来的,虽不如前人的不稳重,面貌儿却如花似玉,比前人更见得出色,既有这般相貌,何必要他人冒替?由此可知来的还不是真的。未了才是真的尚书夫人了,你们看了认为怎样?”
何夫人、魏夫人、许夫人、陈夫人、胡夫人、管夫人等都齐声称赞道:“太后的明见如神,是臣妾等万万不及。”
说着大家又谈了一会家务。
纪太后也是小家出身,对于这班命妇,特地格外优容一点。
所以有说有笑的,这席御筵吃得很是有乐,只有刘夫人低着头默默不语,纪太后偏是器重刘夫人,说她资质淳厚,福泽远出座间的诸夫人之上。待到了宴毕,各人均有赏赐,唯刘夫人的赏赉比众人独厚。大家叩谢了赐宴及赏赉,分头出宫去了。自后刘夫人常蒙纪太后宣召,有时留在宫中三四天不归。命妇不准出入禁阙的旧例,是纪太后所打破的,且按下不提。
再说孝宗自登位以来,远佞近贤,天下大治。弘治三年,张皇后生下一位皇子来,孝宗青年获麟,分外地兴高采烈。于是到了弥月,循例祭告太庙,由礼部拟名,叫做厚照。朝中文武大臣,都上章称贺。孝宗命赐喜筵,并经张皇后升了凤仪殿受贺,大犒禁中的内监宫人。
这样地忙碌了一番,才得安静下来。戴妃又生了皇子,取名叫作厚炜,这时宫中又是一番的热闹。孝宗见有了两子,自应早定名分,便召李东阳、谢迁、刘建等商议,册立皇子厚照为东宫,诏令颁布天下,内外臣工又纷纷上贺表,较前更是闹盛。还有许多大臣的命妇也进宫向纪太后、张皇后、戴妃叩贺,纪太后命在宫中,召伶人演剧助兴。又闹了有十多天,把那些官人太监忙得屁滚尿流,终日手脚不停地奔驰。待到空闲下来,大家已是力尽筋疲,东倒西歪的了。
孝宗以自己有子,便想到了幼年的事情,把抚养他的吴太后又重加谥号。更记起了那个魏宫人,也有几年抚育的功绩,经当日宪宗封她为圣姑,仍保护着皇太子即今之孝宗,誓不嫁人。如今魏宫人已死多年。孝宗回忆,不禁十分感伤,即追谥为恭俭贞烈仪淑大圣姑,另建坟墓,春秋祀祭,配享太庙。
又下谕寻访魏圣姑的家族,以便加爵封官。
魏宫人是咸阳人,地方官四处探访,找着一个魏宫人的族弟,在乡间务农度日的,那地方官却不管好歹,把他送进京来。
孝宗亲临便殿召见,那农人叫作魏宝,自幼没有读过书,询他祖宗三代都回答不出的。宪宗见他这样蠢笨,如何做得官?随即下一道上谕,令咸阳大吏给魏宝建一所住房,赐官田两顷,金三千两,黄金五十绽,子孙世袭千户。他日如子弟知书的,文捧监司,武任把总,俟有功勋再行封赏。
那魏宝是个勤苦的乡农,忽然平空来了这般好处,真是一交跌在青云里了。他回到家中,和妻子女儿讲讲笑笑,一天到晚合不拢嘴了,渐渐患了欢喜过度的神经病,见人便放声大笑,指手划脚地说自己见过当今的皇帝,皇帝叫他坐了喝酒等,胡七乱糟地说了一会,似这样地闹了半年多,竟一病呜呼了。穷人没福消受这句话应在魏宝身上。
那孝宗做着太平天子,与民同乐,可算开明代未有的盛世了。这样一年地过去,转眼已弘治九年,孝宗的图治精神慢慢儿有些懈情下去。他恃着外事有谢迁、李东阳、刘建以及王恕、彭昭、戴珊等,内事有马文升、徐溥、刘大夏、李梦阳等,人材济济,孝宗乐得安闲游宴,把朝政大事一古脑委给刘大夏、李东阳等,自己拥着金贵妃,不是翱游西苑,便是徜徉万岁山。
又在万岁山上盖起一座摘星楼和毓秀亭来,那建筑的工程都由内监李广一手包办。李广又去搬些民间的山石花木、虫鸟等东西进来,取悦孝宗。
深宫的皇帝哪里有这些东西看见,经李广上献,便不辨好坏一概给与重赏。李广又百般地献媚金贵妃,贵妃在孝宗面前,自然替李广吹嘘,说他能干老成。孝宗听信金贵妃的话说,逐渐把李广宠任起来。李广要在宫中植些势力,又引出同党杨鹏,一般地侍候孝宗。
过不上一两个月,孝宗也把杨鹏信任得和李广一般,李广、杨鹏两人有了搭挡,少不得狼狈作奸,先拿那些内监宫人们一个个地收服了。自恃着皇上信任,和各处的首领太监做对,不到半年,凡宫中太监所任的重要职役,都更换了李广、杨鹏的私人。
杨鹏见李广权在己上,暗中也狠命地结党,两下里互生猜忌,暗斗非常地剧烈。一时宫中的内监宫人,有李党、杨党两派,捉着一点儿的差事,各人在孝宗面前攻讦。孝宗不知他们的儿戏,也有听的,也有不听的,两党的争执不曾分出高下的。
李广见斗不下杨鹏,心里老大的不甘服,以为杨鹏得自己提拔起来的,现在居然要分庭抗礼了,岂不令人活活地气死。由是李广和杨鹏争宠的心也益切了。后来,李广默察孝宗的心里很相信释道的,就去都下旧书肆中搜罗些炼丹的书籍来置在案头。孝宗看了爱不忍释,天天披阅着道书,想研究那长生的方法,终得不到个要领。
有一日上,孝宗瞧见一册《葛洪要著》,觉得内容离奇光怪,苦不识他的奥妙,回顾李广侍立在侧,便笑着对李广道:“你可懂得这书中的玄理吗?”
李广忙跪陈道:“奴婢是凡胎浊眼,哪里能够省得。陛下如要参透它,非神仙点化不可。”
孝宗摇头道:“神仙不过是世上传说而已,人间哪有真的神仙呢?”
李广正色说道:“若讲活佛世间或者没有,至于神仙,奴婢倒遇见过的,确是位法力浩大的金仙。”
孝宗惊道:“这是真话吗?”
李广叩头道:“奴婢怎敢打谎?”
孝宗道:“如今那神仙在哪里?”
李广故意皱眉道:“既做了仙人,自然行踪无定的,什么方壶圆轿,罗浮蓬莱,都是他们的栖息之处。一时要寻他很不容易的。”
孝宗不悦道:“这样说来,还是找不着的,讲他作甚!”
李广忙道:“那倒并不是定没有找处,求神仙第一要心诚,第二要有缘。有缘的人就是不去找他,他自己会寻上门来的。心诚的只须望空求祷起来,神仙自会知道的。虽在五岳三山,相距几千里,立刻便可见面。”
孝宗说道:“怎样叫作诚心?”
李广答道:“陛下如真要求那活神仙的,须要斋戒沐浴三天,再在宫中收拾起一间空室来。到了晚上,焚香在室外祈祷,若是有缘,那神仙就会降临室中的。”
孝宗犹疑半晌说道:“姑且试他一下,你就去园中打扫净室,预备起香案来,等朕今夜便来祈祷,看有神仙没有。”
李广领了谕旨唯唯退去,自去吩咐小监们收拾净室,安排香案不提。
到了夜里,约有两三更天气,孝宗便带着两名小太监,往御园中去求神仙。李广接着,导至净室面前,在案上燃起香烛,孝宗亲自对天默祷毕,推进净室瞧时,静悄悄地寂无一人。
孝宗不觉失望,回头对李广说道:“如何?朕知这样空祷,哪里会有神仙?”
李广跪禀道:“这是陛下不诚心的缘故,倘依着奴婢的话说,自当有应验。”
孝宗听了,默默不言地领了小监竟自回宫。
这里李广和他党羽仇雯等足足忙了一夜。第二天的黄昏孝宗真个沐浴斋戒,只同了李广一人向净室前祈叩。由是每夜如此,转眼三天,孝宗已忍耐不得,便望净室的窗隙中偷瞧,见里面隐隐似有人影,孝宗嚷道:“仙人来了!”
说着推开净室大门,借着外面的烛光,看见室中的蒲团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披发的道人。孝宗不禁呆了呆,高叫李广掌上灯烛,那道人早立起身来,向着孝宗长揖道:“陛下驾到,小道有失远迎,乞恕死罪!”
孝宗细看那道人,生得广额方颐,童颜鹤发,两目灼灼有神,银髯飘飘脑后。身穿紫袍,腰束杏黄丝绦,背负宝剑,肩上斜系着一个葫芦,足下登着粉底云鞋,右手持着青棕拂尘,真是道骨仙风,俨然有出尘之姿。孝宗不由地暗暗称奇,便问:“仙长高姓法号?现在何处修炼?”
道人稽首答道:“小道姓方,名如仙,素居在泰山极蜂上,连朝望见陛下宫中香烟冲上霄汉,算出天子虔诚祈祷,所以不避尘嚣,特来和陛下晤会一面,天明就要进身回山的。”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