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迹丛谈 > 章节目录

炮考

  《归田琐记》中有《说炮》一条,颇中今日情弊,而炮之缘起,未之详也,或以为问,余乃摭拾所见各书告之曰:炮字俗作包,潘安仁《闲居赋》“炮石雷骇”,其最先见者矣,李注:“炮石,今之抛石也。”
  然《说文》无“炮”字,“”字注云:“建大木置石其上,发机以追敌。”
  是许氏以“”为“炮”。《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自后人有火炮之制,俗遂从火作“炮”字,非也。火炮之用,始见于宋杨万里《海蝤船赋》,序云:“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兵欲济江,虞允文伏舟七宝山,舟中发一霹雳坠炮,坠水中,硫磺得水,火自跳出,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霞,眯其人马之目,金兵大败。”
  然此乃纸炮,用石灰以眯目,非以炮子为攻击之具也。炮之用铁,始于金,名曰震天雷。以火炮攻城,始于元世祖得回回所献新炮,以攻破襄阳,名曰襄阳炮。明永乐间平交址,始得神机枪炮法,至嘉靖二年,佛郎机寇广州,指挥柯荣御之,贼败遁,官军获其二舟,得其炮,即名为佛郎机,详见《明史纪》。又《兵志》云:“佛郎机炮式,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数百斤。”
  炮之用铜,始见于此。至我朝天聪五年,始造红衣大炮,名曰天佑助威大将军,崇德八年,又造神威大将军炮,康熙十五年,又造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康熙二十八年,又造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详见《皇朝礼器图式》。造火药法,《百金方》中所载颇详,盖硝、磺、炭三者,皆须研得极细,必捣至万杵以外,愈多愈好,炭用柳条,以细如笔管者为妙,必去皮去节,带皮则烟多,有节则易炸也。制好后,必须放手心燃之,药去而手心不觉热者,方为合式。余提兵上海时,苏州局员来缴新制火药,余嫌其未净,令以手心试之,委员皆缩手不前,曰:“前缴药时,皆不如是。”
  余曰:“此试火药定法也,然则前此收药之皆不如法可知矣。”
  因驳回,令其再捣,再缴时,以白纸铺棹上试之,药去而纸绝不烧,于是众始叹服云。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