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四经
- 清朝 | 王南溪 | 道家
《内功四经》传统武术内功的修炼理论。内劲是内气通过贯穿相互对立的一阴一阳两条经脉循环流注而产生,循经过穴由近及远层层传导,如小周天功,内劲是内气通过贯穿任督二脉循环流注而产生,然后经曲池过肩井双关凝于手部而表现出巨大的能量的。内气循经络...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 | 佚名 | 道家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为元始天尊演说玉皇修道登仙故事,及诵念玉帝经咒之功德果报。全经共三卷。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有多种注本,收入《正统道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 南北朝 | 佚名 | 道家
气功内丹术著作。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共一卷。不着撰人,约出于晋魏朝。此经为四言韵文,共五十句。主要讲述内丹术的基本理论,阐发精、气、神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南北朝 | 佚名 | 道家
《度人经》全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无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按《度人经》乃为古灵宝经之一,收入《道藏》之首。就其在《道藏》中的位置来说,《度人经》为道都第一部经。 《度人经》宣...
常清静经
- 三国 | 佚名 | 道家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晚于晋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太平经圣君秘旨
- 唐朝 | 佚名 | 道家
太平经圣君秘旨,道教书名。著者不详,原题“传上相青童君”。王明《太平经合校》疑为唐末闾丘方远所辑。内容主要阐述“一”为万事之本,守一, 则万事皆行。首论精、神、气的关系,谓“三者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根,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
太平经
- 东汉 | 于吉 | 道家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
止学
- 隋朝 | 王通 | 道家
《止学》系古籍专家马先生有关传统谋略学中最有价值的整理,它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凡按本书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为政的曾国藩和为商的李嘉诚。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
周易参同契
- 东汉 | 魏伯阳 | 道家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
历代崇道记
- 前蜀 | 杜光庭 | 道家
《历代崇道记》一卷,唐杜光庭撰。光庭生平已另见。此书撰成于唐僖宗中和四年(八八四),时光庭尚为长安太清宫道士。今据《道藏》本整理。历代崇道记历叙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举措,于唐一代记叙尤译。作者身为道徒,于道教足迹多有夸扬,但于唐...
洞灵真经
- 战国 | 庚桑楚 | 道家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云笈七签
- 北宋 | 张君房 | 道家
本书是宋真宗时张君房编辑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是书题名《云笈七签》,即掇取云笈七部精英之意。本书是一部概论性的道教著作,对道教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道教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教理教义、本始源流...
列仙传
- 西汉 | 刘向 | 道家
列仙传,明正统道藏本。二卷七十则。旧题刘向撰。应系伪托。中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神仙人物传记著作,宋以来传本。 《列仙传》是中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古代黄老道者事迹的著作,记载了从赤松子(神农时雨师)至玄俗(西汉成帝时仙人)70余位黄老道家一脉...
庄子集释
- 清朝 | 郭庆藩 | 道家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庄子集释》是中华书局200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