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湖野录
- 南宋 | 宋晓莹 | 释家-撰疏
宋释晓莹撰。是书卷首有绍兴乙亥自序,谓以倦游归憩罗湖之上,因追忆昔所闻见,录为四卷。其中多载禅门公案,及机锋语句。盖亦《林间录》之流。而缁徒故实,纪述颇详,所载士大夫投赠往来篇什尤伙。遗闻逸事,多藉流传,亦颇有资於谈柄。末有绍兴庚辰後跋...

僧宝传
- 北宋 | 释惠洪 | 释家-撰疏
《僧宝传》三十卷,成书于宣和六年(1124),可说是惠洪禅学的代表之作,书中辑录唐末以来禅门各家宗师“斩然绝出者”八十一人,记录其平生简历,参学行事始末,机缘语句和思想言论,各为一转,传末附以简短的评论,“行其褒贬”。

历代崇道记
- 前蜀 | 杜光庭 | 道家
《历代崇道记》一卷,唐杜光庭撰。光庭生平已另见。此书撰成于唐僖宗中和四年(八八四),时光庭尚为长安太清宫道士。今据《道藏》本整理。历代崇道记历叙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举措,于唐一代记叙尤译。作者身为道徒,于道教足迹多有夸扬,但于唐...

洞灵真经
- 战国 | 庚桑楚 | 道家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云笈七签
- 北宋 | 张君房 | 道家
本书是宋真宗时张君房编辑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是书题名《云笈七签》,即掇取云笈七部精英之意。本书是一部概论性的道教著作,对道教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道教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教理教义、本始源流...

列仙传
- 西汉 | 刘向 | 道家
列仙传,明正统道藏本。二卷七十则。旧题刘向撰。应系伪托。中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神仙人物传记著作,宋以来传本。 《列仙传》是中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古代黄老道者事迹的著作,记载了从赤松子(神农时雨师)至玄俗(西汉成帝时仙人)70余位黄老道家一脉...

庄子集释
- 清朝 | 郭庆藩 | 道家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庄子集释》是中华书局200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

文始真经
- 周朝 | 尹喜 | 道家
关尹子的《文始真经》乃文始真人所著经书,足见此经之重要。关尹子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超超玄著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

金人铭
- 战国 | 轩辕黄帝 | 道家
《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今已亡。《金人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王应鳞《〈汉书·艺文志〉考》)。慎言同良言。其中慎言不是指不让说话,而是指出口必是经过慎言之后利于大众的良言精句,不要拿起话就说,要经过思考,知道的说...

庄子集解
- 清朝 | 王先谦 | 道家
《庄子集解》广收前人注释,且简炼明捷,是研究《庄子》较好的参考书。近人刘武的《内篇补正》,在广泛引证为基础上,对许多传统注释做了补正,颇有见地,可资研究者参考。作者王先谦是清朝人,一生着力于庄子研究,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自...

无能子
- 唐朝 | 无能子 | 道家
不著撰人名氏。序称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则唐僖宗时人也。《崇文总目》列之於道家。晁公武《读书志》云,书三十篇,明老、庄自然之旨。今考其书,实三十四篇,与序所言篇数合。而卷上注阙第六篇,卷中注阙第五篇,卷下注阙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

列子集释
- 近代 | 杨伯峻 | 道家
《列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子书。这本《列子集释》对《列子》的校勘、训释、辨伪文字辑略等皆意在证列子伪,故考证多有歪曲,其并非最佳读本,更且有抹黑《列子》之意。不及《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列子古注今译》。

老子想尔注
- 东汉 | 张陵 | 道家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的主要著作,一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为主要经典,《想尔注》便是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

神仙传
- 东晋 | 葛洪 | 道家
《神仙传》,书名。东晋·葛洪撰。十卷。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申子
- 战国 | 申不害 | 法家
《申子》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的所著。申不害(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7年),郑国京(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人,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史记。老子...

邓子
- 战国 | 邓析 | 法家
邓析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被视为玩弄巧辩之术,开起了名家的思想。而邓析也主张刑名之治,制定竹刑,主张刑法公开化,引发贵族的不满,最后为郑国大夫驷歂所杀。荀子曾经对邓析作出批评,《荀子?非十二子》谓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

管子轻重篇新诠
- 近代 | 马非百 | 法家
马非百为治先秦史的名家,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兼办公室主任,1957年因言获罪,放到中华书局任编辑,著有《秦始皇帝传》《秦集史》《秦史纲要》《桑弘羊年谱》《管子轻重篇新诠》等皇皇大著。在本书中,比较注意研究《轻重》的著作时代和贯串《轻重》各...

扬子法言
- 西汉 | 扬雄 | 法家
《法言》是模仿《论语》而作的一部语录体哲学著作;是用正统的儒学观点驳难诸子之说及有悖于“圣人”之教的一切言行,来维护儒教之至尊,其目的是解时惑、答人疑,故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本书对《法言》进行了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