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会兰池录
- 明朝 | 吴敬所 | 小说-长篇
明代中篇通俗传奇小说。收入《国色天香》卷一。又见于《绣谷春容》(篇名《龙池兰会全录》)。本篇主要写了金兵犯宋时,汴郡中都路人蒋世隆与光州固始黄尚书之女瑞兰,在避乱中相爱,以及最终成亲、大团圆的曲折经过。

象牙戒指
- 近代 | 庐隐 | 小说-长篇
写北京的一个女大学生张沁珠和曹子卿的悲剧。张因五四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但是却遭遇有妇之夫的欺骗,被始乱终弃,让张心里忧伤万分,她憎恨世界。后来有一个思想觉悟高,有才华的革命者曹子卿爱上她,但她伤痛的心不能理解曹对她的感情,漠然拒绝了他...

春梦琐言
- 明朝 | 佚名 | 小说-短篇
为古代短篇,但不见于中国,只存日本的抄本。直到50年代荷兰的汉学家高罗佩根据日本抄本排印了二百部,分赠世界各地重要图书馆,才得以流传。书中所记为韩氏之于仲琏者,逢妖女之事。有人称其诗风调,乃是有唐朝诸家余韵。华而不靡,艳而不淫。

清宫怨
- 近代 | 乔轩 | 小说-长篇
报复的剧情时时在上演,可是,天真的她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是那最佳主角!再说,她可是皇帝捧在手心上的皇格格耶!他真的敢欺负她、凌她吗?呜呜呜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竟然在温柔、多情、体贴的新婚之夜后,立刻翻脸不认人,丢下她一个人独守空闺,...

反啼笑因缘
- 近代 | 徐哲身 | 小说-长篇
在民国十九年废历十二月十五那天的下午,上海半淞园里一处极冷清的栏干上,忽地有位穿上一件半新不旧呢大衣的青年学子,懒洋洋地伏在那儿,似乎赏那雪景的样子。其时天空中所飞舞的雪花,虽已停止工作,可是地上的积雪,还同铺上一层厚棉絮的一般;同时四...

颠倒姻缘
- 清朝 | 云游道人 | 小说-长篇
又称《换夫妻》《谐佳丽》,冰雪轩藏版。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霍小玉传
- 唐朝 | 蒋防 | 小说-短篇
《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略晚于《李娃传》、《莺莺传》,代表唐传奇发展的又一高峰。小说叙述的是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动人的爱情悲剧。此书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前后,作者蒋防,字子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

解深密经
- 唐朝 | 玄奘 | 释家-译经
《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是唯识学理最早的系统化表述。《解深密经》中陈说了佛说意蕴的观念、三时教法的观念、三种存在样态的观念、三种存在本性的观念、深层心识的观念、一切存在唯识所现的观念,这些观念展示了唯识佛学的...

金光明经
- 唐朝 | 义净 | 释家-译经
《金光明经》全名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梵名Suvar?aprabhāsottama-sūtra 。与《法华经》、《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是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之一。若诵读此经,国家可获得四天王之守护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护国利民功德,...

维摩诘所说经
- 东晋 | 鸠摩罗什 | 释家-译经
维摩诘所说经 是佛教大乘经典。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

楞严经
- 般剌密帝 | 唐朝 | 释家-译经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

梵网经
- 东晋 | 鸠摩罗什 | 释家-译经
梵网经 (梵文 Brahmajāla-sūtra),佛教大乘戒律经典,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秦鸠摩罗什译,上下两卷。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

纪效新书
- 明朝 | 戚继光 | 兵家
《纪效新书》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非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这段话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成书的时代、背境和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书名...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 | 佚名 | 道家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为元始天尊演说玉皇修道登仙故事,及诵念玉帝经咒之功德果报。全经共三卷。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有多种注本,收入《正统道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 南北朝 | 佚名 | 道家
气功内丹术著作。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共一卷。不着撰人,约出于晋魏朝。此经为四言韵文,共五十句。主要讲述内丹术的基本理论,阐发精、气、神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南北朝 | 佚名 | 道家
《度人经》全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无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按《度人经》乃为古灵宝经之一,收入《道藏》之首。就其在《道藏》中的位置来说,《度人经》为道都第一部经。 《度人经》宣...

常清静经
- 三国 | 佚名 | 道家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晚于晋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太平经圣君秘旨
- 唐朝 | 佚名 | 道家
太平经圣君秘旨,道教书名。著者不详,原题“传上相青童君”。王明《太平经合校》疑为唐末闾丘方远所辑。内容主要阐述“一”为万事之本,守一, 则万事皆行。首论精、神、气的关系,谓“三者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根,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

太平经
- 东汉 | 于吉 | 道家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