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苑
明末诗文家

阎尔梅

明末诗文家

  阎尔梅(1603—1679)明末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汉族,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
  阎尔梅清军入关后,他到南方参加弘光政权,曾做过史可法的幕僚。曾极力劝说史可法进军山东、河北等地,以图恢复。明亡后,他继续坚持抗清活动,手刃爱妾,平毁先人坟墓后,散尽万贯家财,用以结交豪杰之士,立志复明。他曾两次被清军抓获,意志不屈,寻机逃脱后流亡各地。十多年间,游历了楚、秦、晋、蜀等九省。晚年时,眼见复明无望,才回到了故乡。
  阎尔梅在明季时曾参加复社,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在当时颇有盛名,人们把他同“二张”(张溥、张采)相比,而他的诗文则与同乡的万寿祺风格相近,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阎万”。
  他的古诗学习李白,诗才若海,茫无涯诶;律绝二体则格律严谨,声调雄浑。由于他历经乱世,遭际坎坷,家破国亡,因此他的诗多是感怀时世,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风格苍凉刚健,在当时颇有文名。
  阎尔梅对于反清复明的事业是如此的执着,如此的投入,日思夜想,即使是一声马嘶也会激起他再踏征途的热情,会使他想起召四方英雄杀敌立功的峥嵘岁月。因此他写道:“疑段怜人意,长嘶不肯驰。如呼诸义士,幸好杀胡儿,……”而那些古代英雄的遗迹,那种不成功既成仁的壮怀激烈,也鼓舞坚定了诗人誓死抗敌的决心。在乌江渡口,作者奋笔:“阴陵道左困英雄,骓马长嘶千里风。成败任妨争面目,不随亭长渡江东。”
  然而历史无情,阎尔梅为之毁家散财,奔走十几年的抗清斗争,终于失败了。他虽然并没有象最初所想的那样,“不随亭长渡江东”,选择了忍辱偷生,隐姓埋名,辗转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但他并没有因此安度余年,对故国的热爱和目睹旧日的破败衰亡的强烈感情,使他不能有一刻忘记了故国,不能有一刻背弃了明王朝。他始终牢牢地保持着民族气节,断然拒绝同清朝统治者合作。他曾数次冒着危险,偷偷地去祭先帝的陵墓,在那里洒一鞠辛酸的“遗民”沮,并且在诗歌中表示,自己要“死将为厉鬼,生且为顽民。”阎尔梅不仅如是说,也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
  阎尔梅的诗由于充满了反清意识,无情揭露清朝统治者的残暴野蛮,反映了民间疾苦,自然为当时的统治者所不容,因此,也难以逃脱被禁毁的命运。
阎尔梅的作品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同时代人物 更多

分享

×
  • QQ空间
  • 朋友网
  • 腾讯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