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苑
南宋将领、词人

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弹压湖湘。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词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书法
  辛弃疾有《去国帖》,今藏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十行,为酬应类信札。末署“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于圆润爽丽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
  《去国帖》曾经过元朝赵孟頫,明朝黄琳、项元沛,清朝永瑆等鉴藏,《书画鉴影》著录。
  辛弃疾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其诗集《稼轩集》已佚。清人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诗》录有其诗。
辛弃疾的作品

  • 酒泉子·无题
  • 送湖南部曲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 鹧鸪天·送人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 鹧鸪天·戏题村舍
  • 鹧鸪天·博山寺作
  • 鹧鸪天·代人赋
  • 鹧鸪天
  • 鹧鸪天
  • 鹧鸪天
  • 鹊桥仙·送粉卿行
  •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 青玉案·元夕
  • 霜天晓角(赤壁)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 醉太平·春晚
  •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 贺新郎·梁
  •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 贺新郎·和前韵
  • 贺新郎·听琵琶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 西江月·遣兴
  • 西江月·春晚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西江月·三山作
  • 行香子·归去来兮
  • 蝶恋花·送祐之弟
  •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 蝶恋花
  •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 虞美人·夜深困倚屏风后
  •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 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菩萨蛮
  • 菩萨蛮
  •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 祝英台近·晚春
  • 破阵子·硖石道中有怀吴子似县慰
  •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 生查子·重叶梅
  • 生查子·独游雨岩
  • 生查子·独游西岩
  • 生查子
  • 瑞鹤仙·赋梅
  •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 玉楼春·戏赋云山
  • 玉楼春
  • 点绛唇·身后功名
  • 满江红(送徐换斡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 满江红·点火樱桃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 满江红·汉水东流
  • 满江红·暮春
  • 满江红·敲碎离愁
  • 满江红·山居即事
  •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 清平乐·题上卢桥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 清平乐·村居
  • 清平乐·春宵睡重
  •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 清平乐
  • 清平乐
  •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 浣溪沙·赋清虚
  •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 浣溪沙
  • 浣溪沙
  • 沁园春·答杨世长
  •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 沁园春·杯汝知乎
  •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 汉宫春·立春日
  •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永遇乐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
  • 水龙吟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 水调歌头·盟鸥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 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
  •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 水调歌头·万事一杯酒
  • 水调歌头
  •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
  • 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
  • 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恋绣衾(无题)
  • 念奴娇·赋雨岩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念奴娇·梅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 念奴娇
  • 念奴娇
  • 忆王孙(集句)
  •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 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 定风波·暮春漫兴
  •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 好事近·西湖
  •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 卜算子·饮酒败德
  • 卜算子·饮酒成病
  •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 兰陵王
  • 六州歌头
  •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 临江仙·诸君亦不果来
  •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 临江仙·探梅
  •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 丑奴儿·年年索尽梅花笑
  •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丑奴儿
  • 上西平·送杜叔高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 一剪梅·中秋元月
  • 一剪梅
  • 著作

  • 稼轩词
  •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同时代人物 更多

    分享

    ×
    • QQ空间
    • 朋友网
    • 腾讯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