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文》收录了文帝的三十三篇诏令,分析这些诏令,我们可以看出文帝施政的一些特点。文帝悯农、恤农的情感,俭朴、爱惜民力民财的品德以及他重农、劝农的一些举措,在这些诏令中都有所反映。成就文帝治绩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他能接纳善言,倾听并采纳臣下的进言;二是他能选贤用贤,这些贤臣帮助他成就了治绩。
严可均(1762年-1843年),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
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校文》10卷,对汉、魏、唐、宋石经仇校研究较深。﹝对汉、魏、唐、宋石经讎校研究较深,仇当作讎。﹞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他由于已辞官归田,无机会参与此事,感叹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于是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收书3000余家,每人加注小传,足以考证史文。又遍检群书,一字一句,无不校订。唐以前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存和传播唐以前古文献有重要贡献。辑校诸经、逸注及佚子书数10种,合经、史、子、集为《四录堂类聚》,1206余卷。为了著述,不惜重资购书,周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塞垣,遇稀有之本,必精写或以资购买,建藏书楼“四录堂”,藏书至2万余卷。又翻检当时诸家藏书目,如《世善堂书目》、《天一阁书目》、《万卷楼书目》、《世学楼书目》、《传是楼书目》等,又访得山东孔氏、汉阳叶氏、阳湖孙氏等藏书之家,以至石刻本、释道藏,无不翻览。曾说黄丕烈聚书多宋本,虽与之为久交,然宋版本仍不能多得。感叹道:“校宋本以供撰述足矣。”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义》、《铁桥漫稿》等多种。又权辑诸经逸注及夫子书等数十种,为《四录堂类聚》千二百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