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
唐朝末年道家学派人物之一
无能子 ,唐朝末年道家学派人物之一。作者非道士,其书亦极少直接涉及道教内容。其姓名、籍贯、生平皆不详,只有“无能子”别号流传在世。 ''据传说他自少年就博学寡欲,擅长于哲学思辨,以授徒讲学为生。后来为了躲避黄巢 起义战火,漂泊四海,生活艰难。光启三年(887),隐居于左辅(今陕西东南部),著成《无能子》一书。其书主张自然无为,用道家之术治国。宗旨在于阐明自然之理,究极性命之端,最终归于自然无作,性命无欲。而对礼乐教化持否定态度,有超脱世事俗务的倾向。继承中国古代宇宙起源的理论,提出天地生于混沌一气的命题。
思想
关于他的政治思想,有的论文认为,无能子代表了地主阶级从顶点开始坠落时,该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绝望情绪和消极反抗;与此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无能子受到唐末农民战争的影响,本质上是与正宗的封建统治思想相对立的,是农民反抗精神在思想战线上的反映;有些论著则将无能子的“圣过论”与南朝晋鲍敬言、宋康与之、邓牧和五代谭峭等人的无君论相并列。关于他的哲学思想,有的文章认为,在无能子的头脑中唯心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一些可贵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此不同,有些专家称无能子是无神论者,气一元论者或气的唯物论者。总之,研究者们都认为无能子的思想独具特点。
哲学
以尊“老”崇“道”为准则,放论宇宙本体、政治世务、名教与自然之辩以及养生理法的典籍,三卷,内三十四篇,唐僖宗光启年间隐逸高士无能子撰,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内三十四篇,编上中下三卷,盖审无能子行止中藏,故不述其姓氏。”实则作者因激情抨击世务,故遁身放言,其书以号名之。书中在宇宙本体论方面承袭《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气”本体论,阐发:勾元气自然论,说:“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一气充溢,分为二仪。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天则刚健而动,地则柔顺而静。气之自然也。”在政治世务方面,力主道家理想的自然无为之治,猛烈抨击封建帝王专制制度,横征暴敛,使人民有倒悬之苦;同时也否定名教纲常,认为名教与自然相对立,严斥圣人以智欺愚,伪定礼乐旧章,繁文缛节以拘民,提出“圣过论”以示谴责。另方面,作者认为“人情失于自然,而天其性命”,因之倡导道家的养生理法。是一部尊奉《老子》和崇尚自然无为之道的道家典籍,也是一部具民本情怀而反对封建统治及名教的道家著作。明《正统道藏》太玄部“甚”字号收载。
版本
《无能子》全书分上、中、下三卷,近万言,现有三十四篇。从书中篇目来看,似乎有阙篇。但有人考证指出,《无能子》并无阙篇。不仅如此,最后四篇是明代人增纂,原仅有三十篇。也有人认为三十四篇均是原作。现存版本以明正统《道藏》本为最古,后出版本尚有十多种。王明所著《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是最重要的校注本。以及张松辉《新译无能子》 。
无能子的作品
著作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同时代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