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璘[唐](约公元八四四年前后在世)字泽章,南阳人,后徙平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家世显贵。开成三年,(公元八三八年)擢进士第。大中七年,(公元八五三年)为左补阙。宣宗常索科名记,郑颢令璘采访诸家科目记,撰成十三卷,进之。后为衢州刺史。璘著有因话录六卷,表状集一卷,(均《新唐书艺文志》)并传于世。
赵璘(约公元八四四年前后在世),字泽章,南阳人,后徙平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家世显贵。宣宗常索科名记,郑颢令璘采访诸家科目记,撰成十三卷,进之。
大和八年(834)进士及第。开成三年(838),博学鸿词登科。大中七年(853)为左补阙。后官衢州刺史。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因话录》六卷。 赵璘为唐德宗时宰相赵宗儒之侄孙,其母柳氏为关中贵族,母之叔曾祖姑为玄宗婕妤,生延王玢,为肃宗弟兄。由于家世原因,作者多识典故,娴于旧事。书中所记,乃得之于家族和亲故间的异闻轶事,以及他本人的亲历往事或见闻。全书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分为五部分。卷一"宫部"记玄宗至宣宗朝人君言行,卷二、卷三"商部"记王公大臣妙语卓行,皆平实可信,时有自注,说明为亲所闻见。卷四"角部"多透露民间流俗,如书生奔驰入京应不求闻达科,僧文淑借讲经论投世俗之好而听者填咽,至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卷五"徵部"多记中央台省制度,尤以御史台为详。卷六"羽部"所录杂事涉及面更广,如透门剑伎、便换、割治眼瘤医术等条,都颇有价值。故《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实多可资考证者,在唐人说部之中犹为善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