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茗壶系》是一本专论紫砂壶的第一篇著述。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该书记述了宜兴紫砂壶替代银、锡、瓷壶的情况,当时已被誉为实用与陈设欣赏兼备的艺术珍品,“一壶重不数两,价每一二十金”。书中着重介绍了供春、时大彬等31位紫砂民间艺人的造壶技艺及其作品。还记述了紫砂壶的泥料产地及制壶地点。全书计3500字,有新安张氏霞举堂康熙三十六年本(1697年)刊本。
周高起(1596-1645),字伯高,江苏江阴人,邑诸生,博闻强识,工古文词。清兵至时,不屈而死。撰有《读书志》、《阳羡茗壶系》等。中国早期茶学、佛学、紫砂三界专业评论家。日常爱好收藏、书法和品茶论道。
康熙《江阴县志》载,周高起“颖敏,尤好积书……工为故辞,早岁补诸生,列名第一。……纂修县志,又著书读志,行于世。乙酉(1654)闰六月,城变突作,避地由里山。值大兵勒重,箧中惟图书翰墨。无以勒者,肆加箠掠,高起亦抗声诃之,遂遇害”。
周高起当年品评茶人和紫砂大师们,想必也是在痛苦的枷锁下生活着,他一定没有那点评师们说话不负责任的想法。因而才有了今天我们梦之以求的考评书作为对明代各名家的紫砂作品有了准确无误的定位。著录的金沙寺僧与明代制壶艺人达31人,内容翔实丰富,成为当今研究明代紫砂起源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读《阳羡茗壶系》,有如回到了那个大师云集的年代,更是体悟到那些圣手作品就在眼前,品味其中任何一人一壶,都是亲切无比,完全是一幅英雄不问出处的景象。
周高起为品评紫砂人和茶人留下了史实,也为紫砂评论界提供了品评方法。他在自己的《读书志》开篇写道:“每抽卷展玩,以相娱乐。世上风波,胸中垒块,开卷都消,不复知身之为穷书生也。何假南面百城,昔人信非逛我哉。”这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谦虚谨慎的学者风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