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同治年间古文献学家陆心源掇拾《全唐文》未收遗文辑成《唐文续拾》,为《唐文拾遗》续篇,共16卷。《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全书凡六易寒暑,至嘉庆十九年(1814)成书,共计1000卷。但由于工程浩大,加之出自众手,因此疏忽在所难免,其显著缺憾有二:一是辑录不注出处,二是网罗尚有不少遗漏。清同治年间古文献学家陆心源掇拾遗文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出处逐一写明,收文约2500余篇,作者近310人,于光绪年间付梓。
陆心源(1838年~1894年),字刚甫、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早年师从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读书过目不忘,精于郑(玄)、许(慎)之学。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随总兵刘长佑赴直隶镇压太平军,同治四年(1865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同治六年调高廉道。官至福建盐运使,多次剿平土匪。以盐务损耗罪名参奏,终被削去官职。
辞官后在归安城东莲花庄旁辟建“潜园”。园中有“四梅精舍”、“五石草堂”等16景。富收藏,筑“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三楼藏书,藏书达15万多卷,同治年间掇拾遗文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苕上七才子”之称。
陆心源精于金石之学,著述等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著有《金石录补》、光绪十八年(1892年)《穰梨馆过眼录》成书,另辑有《皕宋楼藏印》、《千甓亭古专图释》等书。光绪十九年(1893年),帝褒奖“著作甚多,学问甚好”。回乡时经天津时染疾,次年卒于湖州。1906年陆心源之子陆树藩经商失败,将大量藏书卖给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
自著《诸病源候论校》、《外台秘要校》,其《皕宋楼藏书志》及《十万卷楼丛书》,前者为医家类藏书,后者亦有部分医书包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