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晁氏客语 > 章节目录

卷上

    齐地有虫,类蚯蚓大者,人谓之曰巨白,善擘地以行,呼之声讹也。孟子所谓“吾必以仲子为巨擘”者,即蚯蚓之大者也。盖前尝谓蚓,而后充其操,注以为大指,非也。
    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笠,又从而招之,说者以为笠栏也,非也。香白芷之类异名,豚之所甘。既放之得所,又召之,非善防邪说者也。
    致远谓范宏甫:“知机不必在于事,声音貌象便须知。”
    因举《易》“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范云:“不独在己当知之,受人之谄渎元当知。”
    古人顾是非,不论利害。顾利害者古人所耻,今人并利害亦不顾;责名不责实者古人所耻,今人名亦不责。
    善者,人皆知可欲,然必有诸己;斯信有诸己矣,然后充实光辉,大而化圣。而不可知用功处只在有诸己。
    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闻伯夷之风者犹如此,子贡游夫子之门而货殖,何也?中立曰:“久长难得入。”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未出门、未使民时当如何?中立曰:“对境不动难。”
    原明答问秀老云:“誉之者过其实,毁之者失其真,要之亦法门之猛将也。”
    原明答佛儒之间:“吾儒事是人可作得,佛家事只可自作,不可教人作。”
    原明谓:“六经药方也,史传是人服药之效也。”
    韩师朴拜相,诰词云:“使天下皆知忠献之有子,则朕亦可谓得人。”
    蒲传正因郓州梁山贼事,责词云:“汝不以龚黄为心,朕独不愧孝宣之用人乎?”
    上知后苑作使过太府寺钱六十余万,诏令非特旨,不得于诸处借支。一中官挟《周礼》进,指膳夫内府之类:“惟王及后不会然之。”
    遂罢。
    上书郑谷《雪》诗为扇,赐禁近。“乱飘僧舍茶烟湿”,改云“轻飘僧舍茶烟湿”,云:“禁中讳危乱倾覆字,宫中皆不敢道著。”
    胡学士宗回率常人,四千缗以赙至完;刘安上决舟子参至完者。
    荆公凡处事必要经据,托人卖金,零卖了铢两不足,甚怒。元泽云:“铢铢而较之,至两必差。”遂解。
    荆公论黄河冰泮常打损汴口,云:“何不用闸?”
    客云:“黄河水非他处比拟,冰下水流积叠而起,闸无济于事。”
    不能答云云。
    新法:户主死,本房无子孙,虽生前与他房弟侄,并没官,女户只得五百贯。邓绾争之,荆公不从,曰:“贤且道利国好利民好?”
    邓归,谓其子云云。
    司马温公作相,以李公择为户部。公择文士,少吏才,人多讶之。公曰:“方天下意朝廷急于利,举此人为户部,使天下知朝廷之意,且息贪吏望风掊刻之心也。”
    一切世间君子小人,好恶不常,若要一时周遍,冠昏丧祭往还饮食之礼一一适当周至时,费尽一生心力,只得人道是个好周至人,然又不能使君子小人皆喜。所谓外慕,也只有一个诚意,千古万金使不尽。
    君子所以不言人之过者,何也?未说口不臧否人也,未说先自治而后人也,只是自治为急,常恐自家身心错了,念念在此,何暇管他别人。夫子曰:夫我则不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亦默识得心而已,又何须只管说?然说人善,犹可讽谕;说人不善,又一等小人未必不欲学作人。过必不善,才言人过,便自家已有些忿心;若说人好,则不好者自然分明,不消说。然既说这个好,那个必不好,又不如都不说更好。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佛氏说:喜一障碍,怒十障碍。
    昔人自廉数贪,今人自贪数廉。
    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荆公谓吕晦叔曰:“汉元晚节,刘向数上疏切谏,疑犯分也。”
    晦叔曰:“有贵戚之卿。”
    荆公论舜纳于大麓,何义?晦叔曰:“荐之于天。”
    周室班爵禄,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故司禄之官阙焉。
    子产,惠人也,云:“唯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其次莫如猛,善自修其短也。”
    狄仁杰一言而全人之社稷,颖考叔一言而全人之母子,晏子一言而省刑。
    韩文公诗号状体,谓铺叙而无含蓄也,若虽近不亵狎,虽远不背戾,赅于理多矣。
    造意者常居尊与贵,作事者常居卑与贱。造意速作事迟,以事之迟副意之速常不及,故在上者不可以意之速责事之迟。
    梅圣俞作试官日,登望有春色,题于壁上:不上楼来今几日,满城多少柳丝黄。惟欧公一见赏之,以为非圣俞不能。韩持国酷爱韦苏州诗,如《赠孔先生》诗云:鸟啼春意阑,林变夏阴早。与苏州诗云“绿阴生画寂,孤花表春余”相类。
    元厚之、许冲元同得郡,冲元表云:“职由罪废,姑去近司;命自恩迁,更叨便郡。”
    造玉清昭应宫,牒州郡供木,丁晋公自作公文云:“不得将皮补曲,削凸见心。”
    梅圣俞《舟中送人》诗云:只恐夜冰合,为君愁晓寒。荆公《送人》诗:只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荆公诗有惜别意。
    蔡君谟知开封府,事日不下数千,每有日限事,拣三两件记之,至其日问,人不测如神。
    易动而无形者,惊也,过则虚矣。宠辱如之,故曰:宠辱若惊。
    有微情者如一件事,说轻重便别。
    人心动时,言语相感。
    言顺而理不可屈。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国人,此为君而言也,非为臣者,所以责君。父子之间不责善,此为父而言也,非为子者,所以责父。
    陶朱公之遣子,不从父言而子死;郭汾阳待卢杞子,用父之言而能全。
    冯道功高而名节非也,当以管仲为比,曰:“管仲之器小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
    唯口起羞,唯甲胄起戎,唯衣裳在笥,唯干戈省厥躬。慎发也,有发则命大司徒教以车甲。途有饿殍而不知发。鲁公墓铭有云“西方有兴”之句,盖取于此。兴戎兴兵,人常语也。
    张良致四皓以正太子,分明是决然之策,乃曰亦一助也。
    张良以五世事韩,为报仇故,使高祖以伐项羽;非高祖用张良,张良用高祖也。
    范增,史所载者只有劝项羽诛沛公一事,然沛公终不可诛,纵使诛了沛公有天下,亦随而失之。盖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秦失天下以逆天理背人情也,沛公所为皆循天理顺人情,而羽反此以取天下,则范增之劝亦非当也,盍亦反其本矣?
    醯醢百瓮,王斋日三举,皆护意根也。
    寻常心气,如入官印了,疑未入,又复看。本老云:“作官放子细何妨?”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可以观志,若功业,则别论”,“说大人,则藐之”,与“我得志,弗为也”:事甚浅近,孟子所以言者,恐与浅近者言。
    文中子心迹之说,或云:“心不欲如此,而迹不得已如此;心欲如此,而迹固不如此。心迹可以判矣。”
    致远云:“恐此伪也,非心迹之真判。”
    子中云:“心迹固有判,文中子不当自谓也。”
    游定夫问程伊川:“阴阳不测之谓神?”
    伊川云:“贤是疑了问?拣难底问?”
    丰相之持定,几叟兄弟见之:下阶未毕,进揖,未答;下毕,到寻常揖处,方答。
    程明道发语皆可录。受知神庙,神庙问张载、邢恕所学,奏云:“张载臣所畏,邢恕从臣游。”
    伊川云:“意,从心,从音。犹击鼓也,音不离鼓,出于鼓也;意不离心,已是心之发处。”
    张子正蒙云:“冰之融结,海不得而与焉。”
    伊川改为“不得而有焉”。
    伊川谓明道曰:“吾兄弟近日说话太多。”
    明道曰:“使见吕晦叔则不得不少,见司马君实则不得不多。”
    十月二十四日降圣节(起于仁庙朝)。
    任理而不任情者,魏公能之,又识事之机会。临薨,谓永叔曰:“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闲言语。”
    罪谓之业,盖人之所为未免于罪也。《易》“吉凶与民同患”,未能无利害吉凶也。《易》之吉者,未至于无悔,言无悔者六而已。
    《唐书》不书诏,列奸臣于夷狄后。
    孙莘老云:“杜甫如‘日长唯鸟雀,春暖独柴荆’,言乱离有深意也,得风雅体。‘草黄骐骥病,沙晚鶺鴒寒’,谓禄薄君子不得志,世乱兄弟不相见。‘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谓君子失时,小人得志也。‘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老树饱经霜,梅杏半传黄’,腰中一字最工。‘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甫因见此而有感也,盖橘柚锡贡,龙蛇皆禹之事也。‘六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谓小人乘君子之器,圉人太仆养马者不得赐,而为假马者得,故惆怅也。《赠窦侍御》诗云:与奴白饭马,《青刍》诗曰:驹云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又云:言刈其蒌,言秣其驹:敬其奴马如此,则敬主人可知。”
    徐仲车言:“退之《拘幽操》为文王羡里作,乃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此可谓知文王之用心矣。《凯风》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而云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重自责也。”
    神庙爱“功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之句,以谓非诗人所及。
    神庙谓刘巨济曰:“作诗者,序与意俱尽,故云故作是诗;意已尽而语未绝,故云而作是诗。”
    神庙问陆农师:“疏布以幂八尊,画布以幂六彝,何以别疏布?”
    对云:“疏取其气达,非密布也。”
    何洵直云:“疏勺可以不密乎?”
    元祐间,议袷祭,子瞻云:“何以明之?《诗》云‘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刘器之云:“不然。此一篇祀天亦用,祀地亦用,至如《潜》季冬荐鱼,春荐鲔,岂一时?”
    弗损所以益之,深甫云:“弗过必有以防之。”
    谓,弗过为防非也。家人嗃嗃,父子嘻嘻,先儒谓嘻笑不严,故失家节,深甫云:“重刚之卦,自无嘻笑之理,嘻嘻吁,皆难意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用兵之法也。
    道非急遽可言,坐而论道,则神闲意定。
    凡世间一切好恶甘苦事,把来作吃饭着衣安排本分合作看,便无事,稍有厌恶心,更无是处。
    一切有为法,真如性上显现种种差别,境界违顺,美恶皆是一体,改头换面了出来。学者如今无可添,只有可减,减得尽便无事。
    子中云:“知道易,勿言难;知道而言之,尚与道为二,不言则与之为一矣。”
    几叟云:“有勿言,心去道愈远矣。”
    论理论己之所当为,须从根本论;论事论古人之所为,须就事势上论。
    为所不为,欲所不欲者,众人也;无为其所不为,能正其行而已;无欲其所不欲,则又能正其心者也。如斯而后可矣。
    张子厚《送人》诗云:十载相从应学得,怕人知事莫萌心。邹至完诵之,或谓程公辟所作刻于石。
    诗如《葛覃》、《螽斯》,序似有应,是德为后妃之德,非谓文王后妃也。
    有诸中必施于事,乃为善。诚甫曰:“君子存其在我者,物来斯应,何必寻事作;存其在我,应物而未尝误,乃为善也。”
    扬雄不识圣人,操则存,舍则亡,能常操而存者,其惟圣人乎?邵伯温云:“此修为事,入道之门也,若曰圣人之徒则可,若以此为圣人,则从容中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为何人耶?”
    仲尼多爱,爱义;子长多爱,爱奇。何轲也?曰:“孟轲也若荆轲,君子盗诸。”
    几叟曰:“其不类每如此。”
    子中曰:“问所不问,辩所不辩,如问铸金皆无理。”
    德称曰:“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既不能行,又不能言。何以教人?盖学不厌,故能教不倦。”
    农师上殷,神庙问:“洛河何以不冻?”
    奏云:“臣闻之有礜石焉,礜石之力,比钟乳十倍。”
    王沂公《笔录》云:五代以前,宰相奏事,罢赐茶方进。范鲁公质、王宫傅二人,前朝旧臣,始具劄奏事,不赐茶。
    西方兴师,岁用六百万,人命在外,以此知富公以十万和亲于北,为利不细(深甫云)。
    好作为者多计虑,而久谙历者若无谋。知艰难者必辩微,而漫不省事者能耳顺。
    致一所当一,注云:致一似迷,其实非迷,理须顿悟,事须积习。
    陈恒弑其君,鲁君如何?讨告于天王斯可矣,不然,是以燕伐燕也。文帝杀薄昭太后,不食,如何天下重?余云:“道二,义命而已,义之尽,斯可以言命矣。”
    潘兑行词云:“敢于移檄之文,犯我祖宗之讳。”
    改云:“乃于移文,犯吾国讳。”
    张天觉改云:“乃于文移,有失恭慎。”
    邵尧夫墓志后题云:“前葬之月,河南尹贾昌衡言于朝,既刻石,诏至,以著作佐郎告先生第,赙粟帛,熙宁丁巳岁也。”
    《曲礼》曰:“毋不敬。”
    毋不敬则焉有傲欲?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疑注疏之言非经也。
    吴起说魏武侯罢兵服,庄周说剑而衣短后之衣,孟子说齐王而言公刘好货、太王好色,皆因其所好而化之,巽而入之,善诱人也。
    渊明如“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穷节”,不与物竞,不强所不能,自然守节。
    蔡君谟守福州,上元日,令民间一家点灯七盏。陈烈作大灯,长丈余,大书云: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君谟见之,还与罢灯。
    刘辉《尧舜性仁赋》:“静以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
    人往往疑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必有勇皆有出处,独动字不工。深推动静二字,使性字故事。盖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中立云:“范文正有言:‘作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
    林述中云:“范尧夫有言:‘公事胆大,私事胆小。’又言:‘一部律中四字可尽,所谓罪疑惟轻。’”
    林述中说:“五代时,有一人尝读书,但记两句,云‘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每遇事辄举此为诫,后为忠义第一。”
    王玠玉,密人,顷尝道傍食,有一老人进言:“饮食须用暖,盖脾喜温,不可以冷热犯之,唯暖则冷热之物至脾皆温矣。”
    又因论饮食:大冷热皆伤阴阳之和。
    周吉甫天祐,饶人,云:“昔有人官广南,常疑家人食生冷物致瘴疠,乃于厅前置一釜,每买物必熟之,而后遣之,以故终任全家无得疾者。予爱善卫生者,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不以元气佐喜怒。”
    周天祐言:“冬至夜子时,梳头一千二百,以赞阳出滞,使五脏之气终岁流通,谓之神仙洗头法。”
    昔志公见梁武,语道欲坚帝心,乃请出死囚,持杯水验之。帝如其言,召囚应死者二十辈于庭,各置水满器,令顶之,周行庭下,戒之曰:“水不溢,贷尔之死。”
    于是作乐喧之,久之,杯水如故。乃问之曰:“若闻乐作乎?”
    皆曰不闻也。志公曰:“彼畏死,故惟知水碗,不闻乐声也。今陛下闲时,亦好如此,莫待急时。”
    潘渭老云:“学道须要心与性合。’心本是动,一向遂心去即忘本性;性本是静,一向守性则废遇。惟心与性合,则动中静湛,静中明觉。”
    又云:“学道人须于动中求静,又不可为动所动,动失于流,静失于迷。然动中之惑卒难觉省也,其敬也似怒,其喜也似佞。”
    出无谓之言,行不必为之事,不如其已。
    以简傲为高,以谄谀为礼,以刻薄为聪明,以闒茸为宽大:胥失之矣。
    越人按图而言燕,遇燕人则北矣,岂若知燕而不害者耶?读崔氏珍庖而谓能精于饮馔,岂若调和适口习熟自然应法,问其法则不能言者耶?
    太傅迥公谢事,燕居独处道院,不治他务,戒家人无辄有请,惟二膳以时而进,既毕即彻,若祭享然。子宗悫擢正字,易章服诣谢,公亦不顾。其夫人尝密觇之,但见瞑目端坐,须发摇风,凝然若木偶。尝有诗云:炼矿成金得宝珍,炼情成性合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
    吕与叔荫官不应举,或问其故,曰:“不敢掩祖宗之德。”
    张思叔云:“荆公《虎图》诗固好,然只是一个,似在杜子美一句道来,《青松障子》诗云‘凭轩忽若无丹青’是也。”
    杜安世词云:“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
    或讥其黄昏未到得烧残绛蜡,或云荆公尊人作。曾有人以此问之,答曰:“重簷邃屋,帘幕蔽拥,不到黄昏,已可以燃烛矣。”
    (此词乃荆公尊人作,韩魏公尝以此赏杜,杜云:乃王某作。荆公时在座,闻语离席。)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