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杨炫之(学界尚有阳炫之、羊炫之等说法,尚待争议),关于他的具体生卒年,尚未有统一说法。元魏北平(河北满城)人。曾任奉朝请、期城郡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
于547年(东魏武定五年)经北魏旧都洛阳,时在丧乱之后,贵族王公耗费巨资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毁,因作《洛阳伽蓝记》,记述佛寺园林的盛衰兴废,兼及北魏都洛阳期间政治及民俗等多方面情况,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豪奢极欲淫佚,寓有评讥之意。文笔秾丽秀逸,骈中有散,颇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价值。伽蓝:即梵文“僧伽蓝”略语。佛寺的意思。北魏的统治者好佛寺,王侯贵族,豪强竞相营造佛寺,一则为奉迎帝王世家,二则也是昭显自己的富贵。作者激烈反对佛教,深感洛阳的盛衰,作此文以展示自己的排佛之意。
史书记载
阳炫之。北平人。元魏末为秘书监。见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竞侵渔百姓。乃撰洛阳伽蓝记,言不恤众庶也。后上书,述释教虚诞有为徒费,无执戈以卫国有饥寒于色养。逃役之流仆隶之类。避苦就乐非修道者。又佛言。有为虚妄皆是妄想。道人深知佛理。故违虚其罪。故又广引财事乞贷贪积无厌。又云。读佛经者尊同帝王。写佛画师全无恭敬。请沙门等同孔老拜俗。班之国史。行多浮险者乞立严敕知其真伪。然后佛法可遵师徒无滥。则逃兵之徒还归本役。国富兵多天下幸甚。炫之此奏。大同刘昼之词。言多庸猥不经周孔。故虽上事终委而不施行。而奕美之彻于府俞。致使净游浪宕之语。备写不遗。斯仍曲士之沈郁。非通人之留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