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全书凡37篇,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荆楚岁时记》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其中如门神、彩蛋画、土牛、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美术,至今仍在城乡流传。
宗懔(502~565年),字元懔,南阳涅阳(今河南涅阳县)人。南北朝时期大臣,著名学者。
少年好学,昼夜不倦,善引典故,乡里称为"小儿学士"。梁普通六年,举秀才。梁元帝重牧荆州,以为江陵令。及即位,擢为尚书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封信安县侯。承圣三年,西魏攻陷江陵,遂与王褒进入关西,累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保定五年(565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历任刑狱参军兼掌书记、临汝令、建成令、广晋令、荆州别驾、江陵令。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擢为尚书侍郎,封信安县侯,食邑千户,累迁吏部郎中、吏部尚书。西魏攻陷荆州后,宗懔被掳往关西。北周代魏,孝闵帝对宗懔甚为器重,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世宗即位,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遗著甚多,辑为二十卷行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荆楚岁时记》,为中国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记录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著作,记述荆楚地区的农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习惯和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