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叉难陀(公元652~710年)梵名Sikshananda 。又作施乞叉难陀。译作学喜、喜学。
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
武周时,则天后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实叉难陀便以此因缘,带着《华严》梵本来华。
他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住在内廷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义净等,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重译《华严》,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
武后很重视,开始还亲自参加。
难陀后来又在洛阳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禅寺等处续译诸经。
长安四年(704),他以母亲年迈,请求归省,朝廷特派御史霍嗣光送他回归于阗。
唐中宗即位,再度邀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未遑翻译,即患病,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十月卒,享年五十九。
他于圆寂后一个月荼毗,舍利由他的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护归原籍。
后人在长安荼毗难陀处建起七层浮图以为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实叉难陀来华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于阗所传的大本《华严》,他在大遍空寺主译《华严》时,由菩提流支和义净同读梵本,参加笔受、证义的有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缀文的为复礼,至圣历二年(699)完毕,共计八十卷。
接着又于久视元年(700)在洛阳三阳宫重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由沙门复礼、法藏等笔受、缀文,至长安四年厘定。
以上两经,武后都亲制序文弘扬。在此期间,他还译出属于华严部的《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和《普贤菩萨所说经》各一卷,属于宝积部的《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属于大乘律部的《十善业道经》一卷,属于秘密部的《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等陀罗尼经四种、四卷;另有《右绕佛塔功德经》和《大乘四法经》各一卷。参加笔受的还有沙门波仑、玄轨等,监护译事的是太子中舍人贾膺福。
据《开元录》载,他译的经共计十九部,一百零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