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南北朝·谢朓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谢脁曾为随王萧子隆文学。子隆好辞赋,谢脁深被赏爱,被长史王秀之所嫉,因事还都。脁于途中作寄同僚,叙恋旧之情。下都:即指还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荆州随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⑵未央:未已。
③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远。
⑷耿耿:明净。
⑸宫雉:宫墙。
⑹金波指月光。鳷鹊:汉观名,在甘泉宫外。玉绳:星名。建章:汉宫名。“鳷鹊”、“建章”都是借来称京室。
⑺鼎门:《帝王世纪》:“成王定鼎于郏鄏。”皇甫谧曰:“其南门名定鼎门。”这里用来指建康的南门。昭丘:楚昭王墓。在荆州当阳东。以上二句言驱车到都门,又思荆州。
⑻驰晖:指日。
⑼此二句言寥廓的空际不能限飞鸟。而江汉近地人却不能通。
⑽此二句言在西府中常畏谗邪中伤,如鸟怕鹰隼搏击,菊怕严霜摧残。
⑾罻(音尉)罗:捕鸟的网。作者以鸟自比,以罗者比王秀之。末二句言今我远避,谗者无所施其计了。
雅俗共赏
简析
永明十一年秋,谢脁从荆州随王府被召回下都建业时,写了这首。诗歌写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同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召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
这首诗采用比兴、比喻等手法来抒发忧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诗中写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前一句把自己喻为飞鸟,把毁谤 中伤他的人比喻为“鹰隼”,生恐遭到暗算。后一句把自己喻为菊花,担心自己在严霜中枯萎。这两个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恐遭鹰隼之击、严霜之诛的忧惧心情。最后两句“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则是他的期望。
作者介绍
相关诗文阅读更多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相关人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