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咏并蒂莲
清朝·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上一篇: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下一篇:沁园春·梦冷蘅芜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参考翻译
注释
①阑珊:零乱、歪斜之意。李贺《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挡,歌台小妓遥相望。”
②绾红妆:谓两朵莲花盘绕连结在一起。
③凌波:本指女子步履轻盈,若行水面,后代指美女,这里借指并蒂莲。。
④软语:柔和而委婉的话语。宋史达祖《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⑤菰米:一名“雕胡米”。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菰米》〔集解〕引苏烦曰:“菰生水中……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
⑥沈云:即“沉云”,浓云、阴云。
⑦潇湘:指湘江。相传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随之南巡不返,死于湘水。明徐祯卿《古意》:“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这里借二妃代指并蒂莲。
一丛花
一丛花,词牌名,又名一丛花令。以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为正体,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等。 词牌沿革 据两宋之交的杨湜《古今词话》记载...
雅俗共赏
赏析
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相关诗文阅读更多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相关人物更多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