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苑

洛阳春·雪

清朝·纳兰性德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 上一篇:踏莎行·倚柳题笺
  • 参考翻译

    译文

    骑马远行的路上,雪花铺天盖地落下,迷蒙了远处的树林,模糊了重叠的山岭,教人无法辨个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雾中。
    当初这雪花也飘进过我们的窗户,一如濡湿的花朵、轻盈的柳絮。那悠扬的样子多么惹人怜爱,但不是因为雪花太美,而是因为你就在我身边。

    注释

    征鞍:远行人的马鞍。
    冥迷远树:指在漫天飞雪中,远方的树木一片迷蒙。
    冥迷:迷蒙。
    杳:幽暗。
    琐窗:窗棂上雕刻着精致花纹的窗,代指女子闺房。
    湿花:即雪花。雪为六角形晶体,古人称雷为六出(瓣)之花。
    轻絮:指雪。悠飏(yáng):雪花轻盈飞舞的样子。
    浓香:指琐窗内温馨的环境。

    一落索

    一落索,词牌名,又名洛阳春玉连环一络索上林春窗下绣金落索。《词谱》以《梅苑》无名氏《一落索腊后东风微透》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等...
    雅俗共赏

    创作背景

    词作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与《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均作于塞外,所用故实相同,意绪相近,惟所见景致不同。前者写广漠原野万里雪飘之势,或是安营扎寨时所见,此则描绘高山丛林雪花迷蒙之景,当时行军途中所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之作。此词上片主要描绘了室外景物,将大雪纷飞之壮观之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下片随着雪花的飘扬,转入室内窗棂,借“暗香”传达对伊人的思念。结句蕴含新意,引人遐思联想,耐人寻味。
      上片主要描绘了室外景物,将大雪纷飞之壮观之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视角由近及远,近处是征鞍上密密麻麻的洒满了无数的雪花,远处则是树木冥迷,乱山重叠,杏渺难分,仿佛一切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之中。
      下片随着雪花的飘扬,由室外转入室内。雪花像湿花柳絮一样,飘入了惆怅的琐窗深处。而这轻盈散落的雪花又勾起了咏雪人的感怀,因为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是那样的惹人怜爱,更何况它除了拥有轻盈的体态之外,还有“浓香”暗助呢。
      整首词中,结句“浓香”二字用得巧妙, “浓香”到底是和雪花一样有若孤高清怀的梅花还是词人心中所思念的伊人,令人寻味。
    作者介绍
    相关诗文阅读更多
    诗文专题推荐更多
    相关人物更多

    分享

    ×
    • QQ空间
    • 朋友网
    • 腾讯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