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阳国志 > 章节目录

卷十(下) 先贤士女总赞下(一)

◎汉中士女

  ●郑真岳峙,确乎其清。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中为立祠。

  ●卫梁泥盘,玄湛渊亭。

  卫衡,字伯梁,南郑人也。少师事隐士同郡樊志张,以高行闻。郡九察孝廉,公府、州十辟,公车三徵,不应。董扶、任安从洛还,过见之,曰:“京师,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犹之人耳。幸其在远,以虚名屡动徵书;若至中国,则价尽矣。”衡笑曰:“时有险易,道有污隆。若樊季齐、杨仲桓虽应徵聘,何益于时乎?苟无所,则尼、轲栖栖。是以君平、子真不屈其志,岂子之徒也哉!吾何虚假之有?”安、扶服之,敬其言也。

  ●邓公亢对,忠枉原情。

  邓公,成固人也。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患诸侯强大,建议减削。会吴、楚七国谋反,假言诛错,故吴相袁盎谮帝杀之。拜盎太常,使赦七国,七国遂叛。邓公为谒者,入言军事,帝问曰:“七国闻晁错死,罢兵不?”对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谋反积数十年。错患之,故欲削弱,为万世策,诸侯忧之。计画始行,身死东市,诸侯莫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怨,臣窃为陛下不取也。”帝叹息曰:“吾亦恨之。”武帝初,为九卿。

  ●博望致远,西南来庭。

  张骞,成固人也。为人强力有谋,能涉远,为武帝开西域五十三国,穷河源,南至绝远之国。拜校尉,从讨匈奴有功,迁卫尉、博望侯。于是广汉缘边之地,通西南之塞,丰绝远之货,令帝无求不得,无思不服。至今方外开通,骞之功也。

  ●子游师生,谗巧所倾。

  张猛,字子游,骞孙也。师事光禄勋周堪,以光禄大夫、给事中侍元帝。帝当庙祭,济渭,欲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车免冠,乞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庙祭矣”。帝色不悦。猛进曰:“主圣则臣直。今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故大夫言之。”帝曰:“晓人不当如是也?”后与周堪俱以忠正为幸臣弘恭、石显所谮毁,乍出乍徵。堪平和,猛卒自杀。

  ●王孙养性,矫葬厉生。

  杨王孙,成固人也。治黄老。家累千金,厚自奉养。临终,告其子曰:“我死,裸葬,以复吾真。但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脱之,以身亲土。”其子不忍,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谏之。王孙曰:“厚葬无益死者也。夫僤财送死,今日入,明日发,此真无异暴骸中原。裹以币帛,隔以棺椁,含以珠玉,后腐朽乃得归土,不可,故吾欲早就真宅。”祁侯无以易,卒裸葬如其言。

  ●司徒监使,术畅思精。屡登上司,七政是经。

  李郃,字孟节,南郑人也。少明经术,为郡候吏。和帝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宿郃候舍。郃为出酒夜饮,露坐。郃问曰:“君来时,宁知二使何日发来耶?”二人怪,问之,郃指星言曰:“有二使星入益部。”后一人为汉中太守,命为功曹,察孝,遂驰名。为尚书郎,徙左丞,稍迁至尚书仆射、尚书令,拜司空,又进司徒。清公直亮,当世称名。顺帝世薨。

  ●炎精下颓,朱明不扬。太尉謇谔,任国救荒。濯日旸谷,将升扶桑。恶直丑正,汉道遂丧。

  李固,字子坚,郃子也。阳嘉三年,以对策忠亢,拜议郎。大将军梁商,后父也,表为从事中郎,授荆州刺史。直州部有乱,至州,先友其贤者南阳郑叔躬、宋孝节、零陵支宜雅,表荐长沙、桂阳太守赵历、栾巴,奏免江夏、南阳、南郡太守孔畴、高赐、为昆等,州土自然安静。徙太山太守,克宁盗贼。入为将作大匠。多致海内名士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光禄周举、侍中杜乔、陈留杨伦、河南尹存、东平王惲、陈国何临、清河房植等,皆蒙徵聘。转大司农。顺帝崩,太后临朝,拜太尉,与后兄大将军梁冀、太傅赵峻并录尚书事。冲帝崩,时徐、扬有盗贼,太后欲不发丧,须召诸王至。固争不可,言国家多难,宜立长君。太后欲专权,乃立乐安王子,为质帝。质帝崩,太后复与梁冀谋所立。固与司徒南郡胡广、司空蜀郡赵戒书与冀,引周勃、霍光立文、宣以安汉之荣,阎、邓废立之祸;言国统三绝,期运厄会,兴崩之渐,在斯一举,宜求贤王亲近,不可寝嘿也。冀得书,召公卿列侯议所立。三公及鸿胪杜乔佥举清河王蒜,冀然之,奏御太后。中常侍曹腾私恨蒜,说冀明日更议。广、戒从冀,固与乔必争蒜宜立:“中兴才也,且年长识义,必有厚将军。”冀不听,策免固、乔。岁馀,收下狱。以无事,出之,京师市邑皆称千万岁。冀恶其为人所善,更奏系之。固书与二公曰:“吾欲扶持汉室,使之比隆文、宣,何图梁将军迷谬,诸子曲从,以吉物为凶,成事为败。汉家衰微,从是始矣;将军亦有不利。吾虽死,上不惭于天,下不愧于人,求义得义,死复何恨?”遂自杀。二公得书,惟自流涕,士民咸哀哭之。桓帝无道,冀寻受诛,汉家遂微,政在阉宦,无不思固也。

  ●元修敦重,威惠实亮。

  张则,字元修,南郑人也。为牂柯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巂夷谋欲反,畏则换临其郡,相谏而止,号曰“卧虎”。以伐狄勋,迁护羌校尉,徵拜扶风,又换临桂阳,皆平盗贼。巴郡板楯反,拜降集校尉,镇汉中。徙凉州刺史,又为魏郡太守,所在称治。灵帝崩后,大将军袁绍表为长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辽将军。

  ●子雅温恭,见察文方。

  赵宣字子雅,南郑人也。出自寒微,以温良博雅,太守犍为杨文方深器异之,遂察孝廉。官至犍为太守。

  ●二珪琬琰,三辰悬望。

  赵瑶字元珪,琰字稚珪,凡七兄弟,宣子也,皆以令德著闻。瑶少有公望,始为缑氏,袁、赵二公相与书曰:“赵瑶在缑氏,猛虎归迹。百里均尔,升平何难?”迁扶风太守,徙蜀郡。司空张温谓之曰:“昔第五伯鱼从蜀郡为司空,扫吾第以侍足下矣。”瑶曰:“诺。”寻换广汉,卒。琰始为青州刺史,于厅前置大器盛水,贵要有托书,悉投于水,部下清肃。徙梁相,徵拜尚书,不就,卒。

  ●仲卿报友,行义以理。

  陈纲,字仲卿,成固人也。少与同郡张宗受学南阳,以母丧归。宗为安众刘元所杀。纲免丧,往复之。值元醉卧,还,须醒乃杀之,自拘有司。会赦,免。三府并辟,举茂才,拜弘农太守。初至,有兄弟自相责引退,是后无讼者。在官九年卒。天子痛惜,赐家钱四十万。

  ●伯度玄镜,荣辱屑己。

  李法,字伯度,南郑人也。桓帝时为侍中、光禄大夫。数亢表宦官太盛,椒房太重;史官记事,无实录之才,虚相褒述,必为后笑。帝怒,免为庶人,恬然以咎失为己责。久之,徵拜汝南太守,迁司隶校尉,湛然无自得之容。

  ●德公在林,悬象垂晷。既冲云清,荀、张仪准。

  李燮,字德公,太尉固子也。父死时,二兄亦死。燮为姊所遣,随父门生王成亡命徐州,佣酒家。酒家知非常人,以女妻之。延熹二年,梁冀诛后,月经阳道,晕五车。史官上书:“昔有大星升汉而西,卷舌扬芒迫月,荧惑犯帝座,则有大臣枉诛。星在西方,太尉固应之。今晕如之,宜有赦命,录其遗嗣,以除此异。”于是下赦,燮得返旧。四府并辟,公车徵议郎。与赵元珪、颍川贾伟节、荀慈明、南阳张伯慎为友。伯慎为颍川太守,与慈明交相论言,伟节与焉,京师以为臧否。伯慎问赵元珪曰:“德公所言何?”元珪曰:“无言也。”伯慎追叹曰:“当如德公,儿辈徒靡沸耳!”慈明亦寤而心变。拜安平相。王为黄巾所没,得出,天子复封之。燮以为不可,果败。迁京兆尹。时人为之语曰:“李德公,父不欲立帝,子不欲立王。”

  ●伯台处谏,帅言亢尽。末命防萌,妙睹玄揆。

  陈雅,字伯台,成固人也。灵帝时为谏大夫。阉宦用事,上疏曰:“昔孝和帝与中常侍郑众谋诛大将军窦宪,由是宦官秉权。安帝幼冲,和熹太后兄大将军邓骘辅政。太后適崩,中常侍江京等杀骘。安帝登遐,黄门孙程又杀车骑将军阎显。孝桓帝又与中常侍单超等共诛大将军梁冀。陛下即祚,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勋等欲诛宦官,绝其奸擅,尽忠王室,建万世策。机事不密,为中常侍朱瑀等所杀。此即陛下所见。今宦官强盛,威倾人主,天下钳口,莫敢言者,海内怨望,妖孽并作,四方兵起,万姓辛苦。陛下尚可以安,柰后嗣何?”帝不省纳,出为巴郡太守,年七十五卒。临终,戒其子曰:“期运推之,天下将大乱,雄夫力争。无以货财为意。吾亡,依山薄葬。”亡岁馀,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复为黄门所杀,海内果乱,终成三国也。
上一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