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闻琐录
- 清朝 | 欧阳昱 | 杂史
欧阳幼济谋刻父书,余曰:宜莫先于《见闻琐录》。盖其伯兄仲兄久居京邸,熟于中朝故事,其所行半天下,居停皆疆吏名贤,所交游多宏博魁杰之士。故于朝章国故,见闻所及,皆得其隐讳,大都出于当其事者之所告语,非剽掠传闻、下士耳食之比。

蕉廊脞录
- 清朝 | 吴庆坻 | 杂史
为清代史料笔记之一种。作者吴庆坻为清末遗老,本书分国闻、里乘、忠义、经籍、金石、书画、嘉言、杂记八类,内容涉及清代政治斗争、典章制度、人物逸事、金石考证、书画鉴别等等,其所记对研究清末政治、文化、风俗、民情颇有价值。

广东新语
- 清朝 | 屈大均 | 杂史
《广东新语》由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成书于屈大均晚年(屈大均生平及诗文被禁缘由见本书《皇明四朝成仁录》,是一部有价值的清代笔记。全书共二十八卷,每卷述事物一类,即所谓一语,如天、地、山、水、虫鱼等。此书名为《广东新语》的原因,据作者自...

浪迹丛谈
- 清朝 | 梁章钜 | 杂史
十一卷,作于1846至1847年,杂记清末时事、人物、典章制度和扬州一带的名胜掌故等,还涉及古代名物、史事的考订,古代诗歌、碑铭、书画的评介,甚至傍及方药、及诗作。

赐姓始末
- 清朝 | 黄宗羲 | 杂史
记台湾郑氏事;以叙郑芝龙发迹及成功南京之役为略详,余极简。合刊之郑成功传,如与郑亦邹郑成功传比校,除邹着末系评论一段以及传中稍有出入外,殆全相同。证以其它疑点,此传似非黄氏所撰。

东瀛识略
- 清朝 | 丁绍仪 | 杂史
本书(一册一一三面六七、八○○字)分八卷,无锡丁绍仪撰。据「自序」,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秋渡台,尝佐台湾道仝卜年幕。在台勾留八阅月,凡台事之堪资谈助者,辄笔识之,并附所见,便成此书。每卷分二目,按序为建制、疆域、粮课、税饷、学校、习尚...

渑水燕谈录
- 北宋 | 王辟之 | 杂史
《渑水燕谈录》十卷,宋王辟之撰,书中所记大半是当时士大夫的谈议,而这些谈议涉及绍圣二年以前的许多政事,是一部有史料参考价值的书。多系作者耳闻目睹,其史料价值为人们公认。

南村辍耕录
- 明朝 | 陶宗仪 | 杂史
《南村辍耕录》所记多是历史琐闻笔记,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少数上溯。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所以《辍耕录》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元朝典制、史事杂录、文化科技、民俗掌故等等。

台湾通史
- 近代 | 连横 | 杂史
《台湾通史》为有关台湾历史的一部通史著作,是历史学家连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由其创办的台湾通史社分上、中、下3册在台湾出版,全书分为纪4篇、志24篇、传60篇,共88篇36卷,约有60万字,另附表目101项,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

万历野获编
- 明朝 | 沈德符 | 杂史
万历野获编为明人笔记。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明沈德符撰。德符字景倩﹐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家世仕宦﹐随父寓於京邸。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於时事和朝章典故。功名不就回乡...

律条公案
- 明朝 | 陈玉秀 | 杂史
《律条公案》,全称《新刻海若汤先生汇集古今律条公案》。全书正文七卷,卷首一卷,共四十六则。上图下文,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卷七前题“金陵陈玉秀选校 书林师俭堂梓行”,卷七后题“书林萧少衢梓行”,以此观之,萧少衢当是师俭堂主人。“海若”为明...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 近代 | 任乃强 | 杂史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是任乃强先生积四十年研究必得撰成鸿篇巨著。1961年完成补稿,嗣后几经修订,于1982年定稿。这部近150万字的专著,对晋代常璩所撰的中国第一部方志《华阳国志》(原书仅存10万字)进行了全面整理、研究、系统地考证和论述了大西南地区上古至...

越绝书
- 东汉 | 袁康、吴平 | 杂史
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它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其中有些记述,不见于...

吴越春秋
- 东汉 | 赵晔 | 杂史
《吴越春秋》12卷,今存10卷,叙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史实,主要是根据《国语》,同时还兼采《左传》、《史记》的记载。但并不拘泥于历史的故实,在故事铺叙和人物描写上,有不少夸张和虚构的地方,融入了有关的民间传说。